芷江融媒讯(通讯员 尹华 杨若兰 罗娅菲)芷江因地制宜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在提高广大农民耕地保护意识和参与种粮的积极性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和农资的投入,有序推进耕地复耕复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在罗旧镇巴洲村,村民们一大早就赶到村部领取村里免费发放的高产油菜种子和硼肥。尹爱珍是巴洲村村民,之前在自己的耕地里种了两亩草皮,经过镇、村干部“非粮化”动员宣传后,她主动铲掉草皮,恢复了耕地原貌。冬种时节,她在地里种上了油菜。

“现在国家政策要把粮食问题解决过来,就是要恢复粮食生产,大量的种稻田,粮食是占主要的,因为粮食不解决你什么问题都做不好。”尹爱珍说道。

灌溉条件不足是造成巴洲村部分村民选择种植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的原因之一。今年9月,总投资45万元、管道全长1000米的巴洲村水电排系统试水成功,可以灌溉农田面积400多亩,解决了巴洲村10个组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为整治后的耕地复垦生产提供保障。

怀化市水利局驻巴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进前说,“我们坚持以水保田,以水育田的理念,在非粮化整治过程中,加大水利设施的投入,满足整治后稻田灌溉的需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罗旧镇建立起镇领导包片包块模式,持续加大全域“非粮化”整治力度,有序开展复垦复耕。在累计完成近600亩非粮化整治基础上,新建5000米机耕道、整修4000米灌溉渠道和2个山塘,为农民免费发放总价值8万多元的粮油种子和肥料。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干部职工利用农忙时节进行助农活动和到户宣讲粮食安全生产政策等多种方式和形式,提高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保障非粮化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罗旧镇农业综合办公室主任唐庚申说道。
芷江以“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构建耕地保护“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摸清“非粮化”底数、建立台账,严守不新增非粮化、抛荒耕地红线,实行宜稻则稻、宜油则油的粮食生产模式,确保复垦复种耕地全部种植粮油作物。截至目前,全县229个问题图斑已销号完成193个,完成率达到84%以上。
责编:许敏
一审:张书萍
二审:许敏
三审: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2025年“农商银行杯”职工篮球赛开幕 梁志平宣布开赛
梁志平赴三道坑镇督导检查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下载APP
分享到